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2020-09-18 05:26:37  阅读:-  来源:

这次更新的机子是春节放假前装好的最后一台整机,也是年后复工发出的第一台机子。

机子是年前一个网友定制的整机,整机用途是个人工作站,预算2W左右,主要做GPU渲染、视频处理等;考虑GPU渲染所以未来可能用双卡,所以首先PASS掉一些迷你、紧凑的小箱体作业,因为这样不单安装不便利,甚至未来扩展也有问题,比如目前不少紧凑型ATX箱子都是针对单显卡情况设计的,安装双卡后会有缝隙太小散热变差之类的问题。综合几款箱子之后,最后选了酷妈SL600M这个箱子,风格、扩展性都比较符合这次的要求,未来双卡也不用担心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新垂直风道--一台热度挺高的箱体

酷妈的SL600M发布之日起就可以说惊艳四方,只靠外观就引发了众多的讨论,作为一名酷妈的老粉对这种优雅风格箱体设计回归当然是非常喜欢,依稀回忆起当年的雷神840、海王星既视感。除了漂亮的外观,SL600M还带来新的“垂直风道”设计,这个其实也引发了不少老玩家的争论,毕竟当年的“垂直风道”指的主要是主板、显卡旋转90°之后的布局,现在这样看似与常规布局区别不大,只是整体风道垂直的的箱子到底算不算垂直风道,实际效果怎样?我后面也会针对测试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整机安装好之后的效果。

实际安装过程我也“翻车”了下,最主要问题我一开始设定想要突出箱体的风道优势,所以方案定的是风冷散热器,但实际到手之后因为主板插满4条内存,加上“垂直风道”的缘故:如果风冷散热器想要正确的旋转90℃跟箱体风道一致的话,会挡住其中一条内存。所以后面散热替换成了360水冷,也是这箱子比较高的散热规格。内部风格设计,跟机主讨论之后,根据他的喜好选了一套“绿色”定制线,虽然这台机子不是灯光机型,不过内部配件能发光的部分也跟随定制线统一为绿色,然后调低亮度,避免光线避免光源太过抢眼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SL600M为了实现垂直风道内部结构设计在一些细节上面做了不少调整,比如取消尾部出风(只保留顶部),底部两枚巨大的20cm风扇,甚至电源仓及前面板区域其实也做了一个隔绝处理,所以让整机形成一个垂直的烟囱风道。

有些人回疑问,显卡部分会不会隔绝?如果小箱体,特别是宽度不够的箱体势必会有这样的问题,只不过SL600M这种尺寸,显卡宽度空间足够,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的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配置选择—优先考虑可靠性

年前购买的时候还在担心价格,实际看了下现在,不少配件都涨价了,比如内存、SSD。机子确认平台配置的时候,一开始也有纠结是选择intel还是amd,特别是3950X,后面考虑到机主的实际软件应用是3DMAX跟C4D,CPU部分要求对频率比较敏感,对核心线程不敏感,所以还是选择比较保守的intel i9。

最后整机配置如下,i9+2080ti+64G RAM+2T SSD+360水冷+1000w电源,这个配置成功压缩到了20K以内。

CPU: i9 9900K

主板:微星MPG Z390 GAMING EDGE AC 刀锋板

显卡:索泰RTX2080Ti至尊PLUS

内存:科赋BOLT X DDR4 16GB 3200 x4 64G

SSD:intel 660P 2T

机箱:酷冷至尊SL600M

电源:振华LEADEX G1000W

散热: 九州风神堡垒360EX 版

选配:誉铼振华原装定制线

乔思伯VC-1显卡支架

乔思伯M.2-3SSD散热片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相比常规个人用、或者游戏用整机,这个机子另外配件有一个考虑的点就是配件的“可靠性”,这个跟稳定性、或者说寿命其实有点不一样,区别主要在于“损坏率”,所以不少配件特意没有选高端旗舰型号,一方面是节省费用,另一部分是旗舰型号“损坏率”其实有时候更高,比如主板。

搭配的主板依旧选择了微星的Z390刀锋,上次分享另外一套预算7K的案子也是这块主板,为什么这套20K预算还是选择这块?主要还是这块主板本身性价比跟考虑到机子的实际使用场景需求。对比千元以内型号,刀锋本身供电超频都要高一阶,然后扩展性完整(前置面板扩展口跟AC网卡),再上一个台阶的话就要2K+的ACE及以上型号。而供电、超频更强悍,但对这台机子的需求来说没什么意义,因为这机子其实CPU、内存部分只做常规优化,不打算特别超频,毕竟是工作用途机型,所以刀锋的供电其实应对默认频率或者常规超频的i9 9900K问题是不大的,2019年装过的几台机子也都验证过了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双USB3.0+USB3.1 装机的时候很好用,可以保证新设计的箱体前置IO面板都可以使用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为了便宜,内存选了当时最便宜科赋CJR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类似选择的还有SSD,考虑到可靠性,当时最后考虑的其实就剩下三星跟intel,三星 970EVO PLUS 万金油没得说,就是价格也很感人,1T的价格基本是别人两倍(近2K),intel 民用正规型号目前主要就是660p系列,2T当时1K3,虽然是QLC可惜,但实际这台机子看重的是损坏率而不是长期寿命稳定性,更何况2T的写入寿命实际也远超需求。这几天看了下还涨价了。

SSD这边给加了一个乔思伯新的SSD散热片,走的就是低调风格设计好看多了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安装过程—针对垂直风道做设计

SL600M这个箱子设计作业难度算比较常规,不算难,就是要注意一些安装细节,避免实际作业翻车。

1.关于垂直风道:为了实现垂直风道,所以一开始我打算也是采用风冷散热器然后朝向顶部出风口排风,前面说了实际作业的时候主板会挡住一条内存(因为热管原因,而不是内存高度),如果你考虑这样的方案,还要考虑到主板布局(供电散热片)、内存及散热器型号,目前有网友反馈D15S是成功转向;

另外一个就是显卡,像SL600M这类布局的“垂直风道”其实更加适合常见的非公版显卡,就是采用非涡扇散热器的显卡,因为这类显卡进出风方向其实都跟风道符合。

考虑到未来可能上双卡,所以这次还增加了显卡支架,选了支持双卡的乔思伯VC-01显卡支架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2.关于顶部冷排区域:SL600M如果玩水冷,不管是分体水冷还是一体水冷,上限都比较高,而且用于安装泵箱、冷排、风扇的位置也比较多。不过我这边单独说下顶部冷排位置,SL600M顶部冷排其实是可以用“汉堡排”的安装方式,来增加单冷排的散热上限,所以我这边把水冷自带的风扇装在机箱上盖的顶部,只保留冷排在机箱机架内部,这样未来机主想要升级散热能力只要在冷排内部加装风扇即可,如果不加装,这样内部安装空间也会宽裕一些;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3.整机用途是GPU渲染,电源一开始也纠结功率选择是1000w还是1200w、1600w的型号,后面考虑超过1000w的型号差价会明显高很多,然后这台机子不超频,目前及未来目标主要是顶级单卡,所以电源选了振华LEADEX G1000W,价格差不多1w1块,性价比不错,实际使用的时候,常规家用(游戏娱乐)风扇基本都不转,只有长时间渲染的时候才转;一起搭配的还有定制了一套誉铼振华原装定制线,颜色纠结了许久,本来想订银色,不过他们没有银色的(类似只有白色),其它颜色偏向绿色、紫色这些冷色系,最后机主敲定了绿色,所以灯光部分在各种搭配调试之后,效果最佳的还是统一绿色,只不过亮度需要调整下,要不就有点瘆人,最后基本能发光的都调节为最低亮度,就差不多刚好了,也不刺眼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机箱自带IO线多且硬,所以实用向理线之后差不多就这样了,定制线没有特殊的长度定制,就是标准长度,SL600M因为结构设计比较特别,特别是电源位置可调,所以标准长度基本不用担心线材问题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设置优化—超频设置

因为这机子的用途,所以决定了不会搞极限超频,不过考虑到未来可能的使用场景,所以我针对这机子还是保留了三档超频设置(保守、轻度超频5G、极限超频5.2G),下面测试基本都是在轻度超频5G情况下测试的。

相较超频,这机子最容易感知到的可能就是噪音,SL600M其实针对静音也做了一定的优化,包含自带的风扇控制器。结合散热器,我针对整机做了一个静音优化,主要还是风扇策略,保证机主在大部分常规使用场景下噪音不会超过环境噪音,只有在极限高温场景才会开启最高转速模式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一般来说,显卡个人是不怎么折腾超频的,因为可超频幅度不大,不过最近实在是闲,连笔记本上的MX250都拿来超频了,所以这次也把索泰这张RTX2080Ti超频看了下。在未破解的情况下,核心依旧可以+200,显存也拉高了1000,然后等下再测试下常规情况下RTX 2080Ti的极限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性能测试—理论性能

这颗U体质不算好,差不多1.3V 5G,不过比较意外5.2G也没问题,虽然电压要到1.375了。这边理论测试都是5G时候测试,内存部分是3200 C16 64G没超,毕竟这台机子主要用途还是工作,对于5G 9900K性能算是比较熟悉R15多线程差不多2000+cb、R20差不多5000+cb 就算正常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660p 2T的性能,常规应用这个速度其实都够了,容量才是王道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娱乐大师随便看,大概77W,之前类似配置(9900ks)的外星人大概73W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工作机,所以性能验证主要还是看几款专业的渲染测试软件了,首先是V-RAY CPU跟显卡的渲染速度 ,显卡部分2080Ti还是明显强过2080S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blender benckmark 16分钟,5.2G的大概可以跑到15分钟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Corona渲染测试,耗时大概1分36秒,对比超频5.2G的差距其实不大就几秒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SPECviewperf 13 针对OpenGL 图形显示卡效能测试分析。刚好之前测试过公版未超频的,这边超频之后的测试数据差距还挺可观的,这点有点超乎我预料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游戏测试—超频后的RTX2080Ti

下面是目前NVIDIA官方针对一些竞技游戏(CS:GO、OW、彩虹六号、APEX、TSI、堡垒之夜)的一个现有产品性能天梯示意,都是1080P分辨率,然后看不同N卡大概可以达到的一个性能表现参考。测试游戏跟环境都是针对竞技型,针对超频后的卡王,我这边要测试的肯定是更为严格且重要的4K环境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这机子虽然选用RTX2080ti,不过实际用途实际是不包含游戏的,看着自己手上的4K显示器,怎么可以放过游戏卡王。搭配显示器,这次主要测试RTX 2080Ti 在4K分辨率下面的性能表现,另外前面也说了,测试过程显卡也超频了。

显卡选择的是索泰RTX2080Ti至尊PLUS,算是他们家次顶级型号系列,去年买过比较多的是这系列的2080S版本,这次刷新下2080Ti版的测试。这卡年前JD买的自营,当时赶上活动,所以价格跟普通版差不多,不过规格还是强一些,包含默认的超频上限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首先是理论测试部分,主要验证超频之后的效果。刚好之前测试过品牌机上面的2080Ti公版,我这边也针对成绩对比下。对比未超频公版理论性能提升大概15%左右,对比超频后的公版性能也高5%-10%左右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对实际游戏带来怎样的影响?对于这级别配置首先考虑的当然是搞定4K分辨率了,所以显示器我换了自己的飞利浦的329P9H来测试。这款显示器定位算是中高端显示器,四面窄边框,所见基本都是屏幕,也是因为这样的高屏占比所以之前很多人问过我具体型号。设计部分比较特别的就是可折叠收纳的LOGO设计跟顶部伸缩的摄像头,另外自带一个全功能的Type-C口,除视频信号以外,最高支持65W供电输出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游戏画面设置原则就是“4K、高画质”,没设置最高画质主要是一般最高画质就是强化抗锯齿设置,带来的惩罚性掉速太过显著,且画面增益没那么高,不够实用。如果支持RTXDLSS的游戏,也会同时开启,毕竟DLSS这个技术其实主要针对还是4K这级别的高分辨率。

首先是古墓丽影暗影4K、高画质,RTX(高)/DLSS开启,平均帧数68,符合流畅标准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极限竞速地平线4 4K最高画质,平均123帧,符合游戏显示器要求了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刺客信条奥德赛:4K 最高画质,平均58帧,也达到了流畅标准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其它三款游戏

战地5:4K高画质 RTX ON:平均48帧,开启DLSS之后估计就达到了60+

守望先锋跟绝地求生两款竞技网游,都是4K最高画质,一款136平均帧,另外一款也达到了86帧,所以2080Ti 哪怕搭配游戏显示器,适当调整设置也是很容易100+平均帧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散热效果—真垂直散热?

这么高规格的散热配置加上垂直风道,散热效果应该要挺好吧。首先CPU散热器部分,前面说了,本来打算上高端风冷,不过因为无法符合风道,所以临时替换为一体式水冷,就是九州风神的堡垒360 V2,选这个型号主要也是考虑到有泄压阀设定,安全性更高。风扇部分箱体原厂风扇不动(低转速模式),水冷风扇也只安装原水冷自带的3个风扇。

首先是单烤,CPU单烤不同核心温度为90-93℃,GPU单烤温度为66℃;双烤情况下CPU不同核心温度为94-99℃、GPU为67℃。

那么侧板拿掉之后温度有变化吗?CPU烤机不同核心温度依旧在90-93℃,这也足以说明SL600M的整机风道,确实如以前的垂直风道那样,开不开侧板烤机温度没区别。

而CPU水冷部分,其实超频5G的i9 9900K能压制在90℃范围就算挺优秀,常规240都要破百,普通360也很容易接近100℃,而且这颗测试的U还不是极品低电压。

年前的两个装机作业就更新到这边,接下来更新的就是近期宅家期间网友定制的新主机更新了。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


实战i9+2080Ti高配整机加垂直风道装机组合